参会人员

序号 姓名 单位/学校 降序排列 报告题目(如果有):
1 刘成则 上海交通大学
2 卢家风 上海天文台 TBD
3 常瑞香 上海天文台
4 尹君 上海天文台 Linking the Metallicity Enrichment History to the Star Formation History: a SFH-regulated Chemical Evolution Model and Its Implication on the Gas Cycling Process
5 曾琪 上海天文台
6 沈世银 上海天文台 TBD
7 胡潇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实验室研究含氨基酸类生命物质的大质量团簇离子的形成与演化
8 张聪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星际空间中多环芳香烃的共同演化
9 吕鑫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10 李小虎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11 孙浩民 中山大学 一个21μm源的化学分层结构
12 邱建杰 中山大学 21微米源中的气态分子研究
13 欧阳旭甲 中山大学 搜寻星周环境中的原子氢
14 张泳 中山大学 TBD
15 敖依娜 中山大学 TBD
16 陈丙秋 云南大学
17 郭贺龙 云南大学
18 秦胜利 云南大学
19 代敏 北京师范大学
20 肖凯 北京师范大学
21 张哲 北京师范大学
22 黄启宸 北京师范大学 Estimation of the flux at 1450MHz of OB stars for FAST and SKA
23 闫冰 北京师范大学
24 李志文 北京师范大学
25 李颖 北京师范大学
26 黄博闻 北京师范大学
27 姜碧沩 北京师范大学 tbd
28 曹哲泰 北京师范大学
29 李志文 北京师范大学
30 张泽浩 北京师范大学
31 文静 北京师范大学
32 涂天宇 南京大学 超新星遗迹W28中激波和宇宙线的化学
33 周平 南京大学 TBD
34 马琳 国家天文台 基于LAMOST中分辨率星云巡天数据的银河系HII区研究
35 张伟 国家天文台 TBD
36 武朝剑 国家天文台 TBD
37 陈建军 国家天文台
38 赵韵宁 国家天文台 高银纬区域银河系卷云的认证和多波段性质研究
39 闫林丽 安徽建筑大学
40 李凯 山东大学(威海)
41 沙浩 山东理工大学
42 孟庆宽 山东理工大学
43 宋子文 山东理工大学 带孔多相模型模拟碳链分子形成
44 郭晓颖 山东理工大学
45 李军 广州大学 TBD
46 杨旸 广州大学 TBD
47 李墨萍 成都理工大学
48 邓深展 成都理工大学
49 汤新弟 新疆天文台
50 罗春盛 新疆天文台
51 周建军 新疆天文台
52 杨远贵 淮北师范大学
53 郭若楠 清华大学
54 余云霞 湘潭大学
55 雷振新 湘潭大学 基于LAMOST光谱的热亚矮星质量分布
56 胡柯 湘潭大学
57 李祺 湘潭大学
58 赵赫 紫金山天文台 Diffuse Interstellar Band in Gaia era
59 常正雪 邯郸学院
60 徐雪芳 重庆大学 TBD
61 王钰溪 齐鲁师范学院 M31的消光图
62 任逸 齐鲁师范学院 近邻星系的恒星形成历史